健康

執行直覺性飲食法五要點

Vendor Icon

民生好報

1月. 19, 2022

【民生好報記者 徐慧明 台北報導】

直覺性飲食≠肆無忌憚的吃 5要點請注意!

直覺性飲食法,主要是以觀念性的改變,不刻意節食、不壓抑食慾,而是打造健康飲食的心理狀態,吃對的食物、再搭配上良好的運動習慣,達到身心都健康,才能擺脫反覆復胖的問題。

 不管試了哪種減肥方法、哪種飲食法,都沒有成功瘦身?聆聽身體的聲音相當重要,最近在歐美引起話題的直覺性飲食(Intuitive Eating),是由Evelyn TriboleElyse Resch兩位營養師,所共同提倡的飲食概念,強調傾聽身體的聲音,才是善待自己的最佳飲食方式。但,請注意,這並非認同想吃就吃的飲食習慣,而是要有意識的察覺身體需求,從心理和觀念上,去改變進食的態度,絕非肆無忌憚的暴飲暴食。拋開節食的情緒勒索,從心理以及執行面上,來進行調適。

 1.為飲食觀念重新開機

想要瘦身,先拋開那些強調快速瘦身的飲食方法,像是一天只吃一餐、三餐只吃蘋果…等,這些飲食觀念,都可能為你植入錯誤的期待,而當結果和期待出現落差,除了可能造成越減越重,甚至可能出現自我厭惡的心理。

 2.正視飢餓感

太過刻意節食,很容易會引起飢餓感,而直覺性飲食希望能正視自己的飢餓感,用適當的食物來填飽肚子,也會避免減肥時出現的報復性飲食心態,也減少吃東西的罪惡感。

 3.避免情緒性飲食

不少人會用吃東西來逃避情緒,建議有意識地察覺且告訴自己,吃美食雖然能暫時轉移注意力、但無法解決問題。

 4.感受身心的進展而非數字

不管是在減肥、瘦身,常常會因為過度在意數字,而去影響繼續努力的意願;但如果將注意力放在運動、健康飲食所帶來的好精神、好氣色,透過感受身心的進步,更能讓自己享受這個過程。

 5.柔軟的看待口腹之慾

選擇讓自己身心感覺良好的食物,但不需時時規範自己,身體不會因為吃了一份雞排而立即生病,想要打造健康的體態,是需要長期的耕耘,若一下就把自己逼到極限,反而容易導致失敗。

 

author avatar
民生好報
《民生好報》專業介紹報導以全民生活需求為主,如休閒、藝文、美食、娛樂、旅遊的各項主題,將以提供民眾第一手最新的新聞訊息與活動資料。
donate plan

充電計畫
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幫作者充電,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

瞭解詳情
  • 複製
  • 贊助
  • 稍後閱讀